新聞中心
小酌怡情,大飲傷身。關于喝酒,你必須知道的四件事!
2018-09-29 00:00:00 來源: 點擊:17427 喜歡:2
在中國,無酒不成席,無論大飯局還是小聚餐,幾乎都離不開酒。有的人一喝酒就臉紅,有的人反而臉變白,有的人酒量越喝越好,有的人喝多了就吐…我們都知道,小酌怡情,大飲傷身!但是有時為了應酬,與親朋好友相聚時,總是說“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不喝總會被說不給面子。都說喝酒傷肝,不喝又不行,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喝酒之后不那么傷肝呢?
“喝酒臉紅、臉白,是怎么回事?
喝酒臉紅的人主要是乙醛擴張臉部毛細血管引起的。
酒精進入人體后,會被分解成乙醛,再分解為乙酸,而喝酒臉紅的人,是因為體內含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但是缺乏乙醛脫氫酶,體內酒精被迅速轉化成了乙醛,從而導致乙醛蓄積,引發臉紅。美國學者研究證實,體內乙醛長期堆積,可誘發食管癌和肝癌。因此,不推薦喝酒上臉的人飲酒,如果迫于無奈一定要喝,應控制較少的量和較慢的速度。這樣,可以依靠非特異性代謝途徑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
喝酒臉白的人
這種體內缺乏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這兩種高活性酶,不能正常代謝酒精,要靠非特異性途徑來代謝酒精,而且速度很慢。所以,他們主要靠體液來稀釋酒精,酒精濃度超過0.1%就會使其昏迷。因此,喝酒臉白的人也并不意味著非常能喝。
“酒量,是否越練越好?
有人說,酒量好不好,先天因素最重要,但通過后天慢慢練習,酒量也可不斷增加。這種說法基本正確,但卻容易誤導人。酒量不好的人一般體內缺乏高效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基本上就確定你的酒量有限了,不會再有大的改觀。
后天練習只是通過喝酒誘導增加酒精的非特異性代謝途徑中所需要的細胞色素酶和過氧化氫酶。
但是,由于這兩種酶表現為非特異性和低效性,所以,即使有所增加,也不會大幅度提高。只能是,原來一杯也不能喝的人,通過練習,可以喝上兩杯。
“吐酒不傷身?
有些人,由于工作需要,經常飲酒,因此發明了一套“獨門絕技”,只要用手指輕觸咽部,酒就會輕松吐出。因此,赴飯局前,通常服用一些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延緩酒精在胃內的吸收。飯局開始后,大杯飲酒,然后找機會吐掉。就可以喝倒很多人。這種方法是否可取?很明顯是不可取。在臨床上,因喝酒嘔吐導致賁門撕裂,從而引發大出血的情況不在少數。有些即使沒有出現這樣的急癥,也可能患上了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裂孔疝。
可見,長期吐酒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僅僅是偶爾吐一次,一定程度上的確能減少酒精的吸收,對身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不過,吐酒要把握一定的時機,可以先進食一定的食物,然后再飲酒;飲下去后,最好立刻就吐,否則時間長了,酒精已經進入小腸或血液,再吐也沒什么作用了。如果空腹飲酒,酒精很容易被吸收,吐酒就很困難了。
其次,吐酒的程度更難控制,應盡量避免過分劇烈的嘔吐,以免導致出血。因此,并不建議經常采用吐酒的方法來保護身體。
“喝酒傷肝?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
喝酒傷肝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肝臟是我們的代謝器官,酒精的代謝也要靠肝臟來完成。酒精進到人體內,可被肝臟內的乙醇脫氫酶氧化成乙醛,乙醛又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繼續被分解。對于肝臟來說,乙醛的毒性比酒精大得多。大量的酒精攝入后,產生的乙醛若無法及時清除,就會對肝細胞的多種功能,如DNA修復、脂肪酸氧化等及其他器官產生毒性反應。過量的酒精聚集肝臟之后,肝臟原本的解毒、排泄、代謝功能和作用就會遲鈍和紊亂,其中會使脂肪不充分“燃燒”而成為脂肪肝。
過量飲酒,大量乙醛、乙醇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作用,直接和間接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纖維化,并有免疫反應參與,嚴重時可發展為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稱為酒精損害肝臟的“四部曲”。這幾種病變既可先后發生也可同時并存,因而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
按道理來說,肝臟有問題的人是應該是明令禁止喝酒的,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忍不住或者出于其他原因要喝一點,這個時候,為了保護肝臟,就得采取一些措施了!
比如,喝酒前,還是給肝臟加件“防護衣”比較好。
飲食上有一些減輕酒精損害的小提示,如飲酒前先吃一些淀粉或高纖燕麥片,平日飲食多吃菠菜、莧菜等綠葉蔬菜,補充維生素、鈣劑
上一篇: 都市年輕人的婚戀困惑 ——一個外來小妹婚戀引起的思索
下一篇:喝酒有7個好處7個壞處